銷毀重裝備。用炸彈或汽油效果最好。美軍為何選擇用棍子砸?
銷毀重裝備最好是使用炸藥,在重武器的要害部分放置炸藥,這樣一聲巨響以后,這個銷毀的武器也就徹底成了零件狀態(tài)銷毀設備。
本身,美軍拋棄在阿富汗的裝備就是一些在大國競爭中用不上的裝備,就算給了塔利班對于塔利班來說也就是拉出來在閱兵的時候羞辱一下美國而已,實際意義沒有西方媒體說的那么大,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繳獲了大量的美械,到了制式化的時候照樣全部移交給民兵,到了后來是作為古董出口美國了銷毀設備。
不過,這種銷毀行動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附帶損失比較大,主要是容易完成誤傷,畢竟放炸藥這種事最好是計算一下,放多少,而且炸飛了的各種部件也是有一定的傷害作用,如果在一些人員密集的場合并不適用,比如在喀布爾機場這種地方,美軍邊上的人員還很多,這邊防一個炸藥,炸飛了的飛機零件非常有可能對于周圍正在起飛的美國飛機完成嚴重的傷害銷毀設備。
同理,防火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來說要破壞的裝備里邊還會有殘存的彈藥或者是油料,在點燃以后可能會產(chǎn)生爆炸,同樣對于人員安全不利銷毀設備。
對于美軍來說,由于重型武器中,大量使用電子設備控制,特別是諸如直升機一類的航空器材,所以在拋棄時使用斧子或者鐵棍一類的硬物將駕駛艙的儀表等設備破壞也可以算是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敵方不能使用繳獲的裝備,這就夠了,本身這種繳獲裝備在繳獲國都是屬于發(fā)揮余熱的作用,用壞了就處理掉了,如果是用著不錯,那么就會去滿世界的找零件,但是如果是實在找不著了,那么也就不要了銷毀設備。而如果修理起來特別麻煩,那么這個東西繳獲了以后也就不要了,如果是塔利班會過日子的話,有可能會把這個東西拆散,賣上邊的零件。這樣對于美軍來說,也等于是摧毀了。
在南海撞機事件中,美軍P3上的人員,在迫降海南陵水機場前,就用什么消防斧、鐵棍的玩意把機上的電子偵察設備悉數(shù)破壞銷毀設備。
圖片來自網(wǎng)絡銷毀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