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一般是做什么工作的?
公務員主要做的工作是寫材料、寫報告、寫公文、考評驗收、 參加調(diào)研等。
公務員,指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具體解釋因國而異。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在西方國家,“公務員”一般是指通過非選舉程序而被任命擔任政府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
公務員是依法履行公職,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yè)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chǎn)黨是執(zhí)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公務員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僅以履行公職為標準,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yè)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并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對于“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于行政機關編制。
公務員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于國家財政供養(yǎng)的人員,但并不是財政供養(yǎng)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yǎng)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于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