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持甘蔗右拿槳 非遺走出新路子
出品 佛山記者站 策劃/統(tǒng)籌謝紅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苑瑩(署名除外)
手持印有“順風”“順水”船槳的龍神、手捧金元寶的玉兔、豎起大拇指的牛神……在大家心目中,年畫上的門神是什么樣的呢?相信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門神是嚴肅威武的,但在佛山市順德博物館卻展出著與傳統(tǒng)不太一樣的年畫印刷。
1月1*日至2月25日,《雕版出彩紋創(chuàng)未來——順德年畫迎春作品展》在順德博物館舉行,展出了4*件(套)馬岡雕版印刷技藝作品,既有展現(xiàn)高超技藝的傳統(tǒng)木刻版印五條屏,還有融入年畫、漫畫新形式的作品《財源廣進·掂過碌蔗》《吉印通四?!ぐ贅I(yè)興隆》,不少作品還添加龍舟船槳、年桔等本土元素印刷。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圍觀。
從瀕臨失傳到新作不斷涌現(xiàn)印刷,從塵封在島上到一步步走到大眾面前……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進馬岡版畫工作坊,實地探訪這項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究竟是如何創(chuàng)作的?傳承這項技藝的人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溯源
技藝精湛比“蘇刻”
家家戶戶刻板聲
清代中葉時期,廣州、佛山成為印刷重地,雕版、刻字、印刷形成了龐大的產(chǎn)業(yè)鏈,每個環(huán)節(jié)分工越來越細致,與此同時對于人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印刷。而這個流程中,雕版刻書是難度最大、耗時最長、成本最高的。為此,兩地的書坊便將書版往外派發(fā)。
當時,位于順德容桂的馬岡與兩地往來頻繁,是不少商船必經(jīng)之路印刷。馬岡人了解到廣佛對書版有大量需求,覺得這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便回村開始做雕版刻書。漸漸地,廣佛書坊紛紛找上門來,委托馬岡進行“外包”。
與此同時,《順德縣志》中提到:“蘇州書賈往往攜書入粵,售于書肆印刷。得值后,則攜稿往馬岡刻板??坛桑ㄎ聪履⒂。┘磾y江南,以江紙印刷分售海內(nèi),見者以為蘇板矣?!苯仙倘四舷掳l(fā)現(xiàn)順德馬岡刻工不僅價格低廉且技藝精湛能媲美“蘇刻”,馬岡刻版逐漸聲名遠播,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前往購買。
清代詩人金武祥在他的《粟香隨筆》中寫道:“書板之多,以江西、廣東兩省為最印刷。江西刻工,在金溪縣之許灣;廣東刻工,在順德縣之馬岡?!瘪R岡刻版到了清代中晚期最為鼎盛,在當?shù)貛缀跫壹覒魬舳紩鞒隹贪宓穆曇?。值得一提的是,馬岡刻版有許多女子也加入其中,學習刻板技藝并完成書板。
當時,馬岡人從廣佛攬活回來,先找坊間藝人、熟手刻工畫好文字與圖稿,然后再謄在木板上,留下界線后再逐一雕刻印刷。
“馬岡刻印除了書籍還有豐富的印刷物印刷?!狈鹕绞凶骷覅f(xié)會副主席、馬岡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人吳國霖介紹道,馬岡刻印主要以通俗讀物為主,如通勝、黃歷,也有《三字經(jīng)》這類的啟蒙教材,還有一些娛樂讀物,如木魚書等,此外還有歲時年俗印刷品,如木版年畫、紙馬等。
發(fā)展
挖掘保護傳承技藝
版畫轉型重獲新生
2004年,吳國霖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絲都尋夢》需要采訪自梳女,經(jīng)朋友介紹認識了馬岡彭桂嬋婆婆,了解到馬岡舊時有很多女子從事雕版刻字,進一步了解到“沉睡”多年的馬岡雕版印刷技藝印刷。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吳國霖與他的團隊對馬岡雕版印刷技藝開展大量的田野調(diào)查、資料整理、采風創(chuàng)作等工作,并先后撰寫、出版相關的論文、書籍印刷?!霸?004年之前,幾乎找不到關于馬岡雕版印刷的內(nèi)容,都是我們一點點地找出來?!?/p>
200*年,在容桂街道辦事處宣傳文體辦公室的支持下,吳國霖在容城藝術館成立了馬岡版畫工作坊,希望能挖掘保護和傳承發(fā)展該項技藝印刷。當時,因為僅存的馬岡木刻雕版?zhèn)魅伺砉饗饶晔乱迅?,無法將技藝傳授給徒弟,在她離世后,馬岡雕版印刷傳統(tǒng)技藝可能會遭遇斷層。
吳國霖回想起工作室最初的情況,十幾名來自藝術院校的年輕人滿懷熱情創(chuàng)作,但因為對雕刻、油墨、工具等等環(huán)節(jié)并不了解,造成刻出來的版和前人的樣本完全不同印刷。面對現(xiàn)實中的種種情況和難題,不少人來了又離開?!霸谖铱磥?,這幾十年最大的難題是人才流失,許多人從零培養(yǎng),待了幾年后又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p>
所幸,經(jīng)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嘗試,留在工作坊的師傅們技術越來越好,經(jīng)驗越來越足印刷?!?012年,我們被邀請到深圳文博會進行擺攤展示,吸引了許多人的駐足、關心和喜愛?!睂菄貋碚f,這一年成為這項非遺事業(yè)最大的轉折點,來自中山、東莞等地的人邀請他們到當?shù)卣褂[。
與此同時,吳國霖從清代宮廷版畫獲取靈感:“刻書或許再也派不上用場,而刻書中的插圖,也就是傳統(tǒng)的木刻版畫,仍然以頑強的生命力活躍于藝壇印刷?!睂械牟鍒D單獨出來,讓雕版木刻插圖轉向新時代過渡的版畫藝術。
為了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馬岡版畫,吳國霖與團隊不拘泥于黑白,將畫面變成彩色,并將傳統(tǒng)容易凝結的朱砂換成油墨,方便制作印刷。
未來
時代讓傳統(tǒng)版畫變身
充滿“順德味”年畫
“沒想到,今年的作品如此受歡迎印刷。前幾天在展覽上,有兩位來自陳村的市民非常喜歡《大吉大利·萬事如意》這套年畫,說第一次見順德年桔融進年畫里?!眳菄刈院赖卣f。
這幅加了本土元素的年畫并不是他今年的首次嘗試印刷。此次參與展覽的4*件(套)馬岡雕版印刷技藝作品,吳國霖與團隊一起耗時4年完成。而將馬岡版畫與木版年畫相結合的初次嘗試是在2020年。
不僅如此,吳國霖還將甘蔗、龍舟船槳等嶺南風物,以及“順風順水”等粵語俗語融入作品中印刷?!巴ǔD戤嬛虚T神手持大刀,姿態(tài)比較威武。我希望搞搞新意思,將大刀替換成船槳、甘蔗,然后將門神改為十二生肖,并配上漫畫的風格?!彼硎?,今年龍年的年畫光是設計稿就改了4版,畫板也用了10天時間來雕刻。
在記者探訪當天,馬岡版畫工作坊師傅錢學全正“加班加點”印制一批年畫印刷。他從2017年開始學習,從毫無美術基礎到現(xiàn)在成為獨當一面的“熟手工匠”,他表示越發(fā)沉浸其中,越了解越喜歡這項傳統(tǒng)文化,能讓更多人了解到它,他很開心。
談到未來的計劃,吳國霖充滿了信心、干勁十足印刷?!敖衲暌獙?2套生肖年畫創(chuàng)作出來,并把舊版年畫進行翻新?!彼J為,非遺要想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創(chuàng)作出具有嶺南氣息的作品,喚醒市民大眾內(nèi)心深處的歷史文化認同與自信心,促進鄉(xiāng)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他表示,未來還會將年畫放到線下,走通濟、做墻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