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北大數字金融Workshop第六講 | Jun Pan: 金融科技的采用與家庭風險承擔:從數字支付到平臺投資

3年前 (2023-03-04)閱讀66回復0
于醉藍
于醉藍
  • 管理員
  • 發(fā)消息
  • 注冊排名2490
  • 經驗值50
  • 級別管理員
  • 主題10
  • 回復0
樓主
印刷廠直印加工●彩頁1000張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產品印刷報價?聯系電話:138-1621-1622(微信同號)

202*年*月2*日,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在承澤園1*1教室舉辦了春季學期的第六次數字金融Workshop金融。本期Workshop有幸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金融學教授潘軍分享最新研究“FinTech Adoption and Household Risk-Taking: From Digital Payments to Platform Investments (金融科技的采用與家庭風險承擔:從數字支付到平臺投資)”。本次Workshop由國發(fā)院助理教授、中心研究員胡佳胤主持,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約三十位聽眾在線上參與,三十余位老師和同學在線下參與討論,并與主講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

金融科技(FinTech)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可以依托平臺生態(tài)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金融。在中國,很多家庭金融活動也正在向金融科技平臺轉移,比如家庭會在電商平臺線上消費、在理財平臺購買理財產品、在生活中使用移動支付等。

在此背景下,潘軍老師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探討了金融科技將如何影響家庭金融行為以及金融科技的普惠性金融。本研究主要關注兩個問題:1. 金融科技能否通過降低參與金融市場的成本從而改變家庭的風險承擔行為?2. 哪類群體更能從金融科技中受益?

潘軍老師及其合作者通過用戶的線上理財投資考察家庭的風險承擔行為金融。隨著金融科技在移動支付方面的應用,用戶在線上平臺的共同基金(mutual-fund)投資也有所增加。這可以歸因于兩個因素:首先,金融科技降低了用戶參與金融市場的物理成本(physical cost)。其次,通過頻繁使用數字支付,用戶對金融科技更加熟悉,也對金融科技平臺更加信任,這有助于降低家庭參與金融市場的心理障礙(psychological barriers)。

本研究使用螞蟻集團(Ant Group)*0000個用戶的隨機樣本,從地區(qū)和個體兩個維度研究了金融科技的影響金融。

在地區(qū)層面,作者首先采用城市層面用戶均值數據,回歸發(fā)現金融科技普及度(用移動支付規(guī)模度量)每增加1個標準差預示著下個月風險資產購買量增加0.*%-2.2%金融。之后,作者用某地與杭州的距離作為金融科技普及度的外生度量,采用兩階段回歸同樣發(fā)現金融科技對風險承擔的正向影響。

在個體層面,使用金融科技也會提高風險資產購買量金融。進一步,作者將每個用戶的金融科技采用度分解成系統(tǒng)性的金融科技采用(systematic FinTech adoption)和個體性的金融科技采用(idiosyncratic FinTech adoption)。其中系統(tǒng)性金融科技采用是可以被地區(qū)因素預測的部分,它的系數體現了同群效應(peer effect),個體性金融科技采用則是不能被地區(qū)因素預測的部分,它的系數不能被同群效應解釋。

接下來,潘軍老師及合作者探究了金融科技對不同群體的影響程度,發(fā)現在風險容忍度更高(用消費波動率度量)的個體中,金融科技的影響更大金融。同時,在傳統(tǒng)金融服務(用銀行數量度量)較少的地區(qū),金融科技的影響更大,這一結果體現了金融科技的普惠性。此外,作者還對投資組合波動性和多樣化進行了進一步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高昊宇副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余昌華副教授、李力行教授、胡佳胤助理教授、王勛副研究員,以及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博士后王瑞、博士生李星宇等聽眾在報告過程中先后提問并與潘軍教授進行了深入討論金融。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講座后,不少老師同學紛紛上前,與潘軍教授繼續(xù)交流探討學術問題。

(整理:董燕飛)

(第五講回顧 | Leonardo Gambacorta: 大科技信貸、二維碼支付和普惠金融)

(第四講回顧 | Greg Buchak: 消費者數據可得性與金融科技市場進入)

(第三講回顧 | Liyan Yang: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興起)

(第二講回顧 | Laura Veldkamp: 數字經濟的一個理論模型)

(第一講回顧 | Sean Higgins: 為什么小企業(yè)不能抓住有利可圖的機會?)

(北京大學202*春《數字金融》WORKSHOP開講啦金融!)

北大數字金融workshop邀請到國內外多位知名學者與專家,和大家分享各自在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平臺經濟等領域的前沿研究金融。每次講座時長為一個半小時,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主要面向對數字金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高校師生。講座將在北大國發(fā)院官網和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持續(xù)發(fā)布每一次講座的最新信息,歡迎大家參加。

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

“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idf_pku)為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金融。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年,致力于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學術與政策研究金融。中心發(fā)布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 成為學術界引用率最高的測度中國數字金融發(fā)展程度的指標。中心研究團隊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數字普惠金融的創(chuàng)新、風險與監(jiān)管研究”。中心還積極推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和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都分別組建了吉印通課題組就中國數字金融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

0
0
收藏0
回帖

【講座回顧】北大數字金融Workshop第六講 | Jun Pan: 金融科技的采用與家庭風險承擔:從數字支付到平臺投資 期待您的回復!

取消
載入表情清單……
載入顏色清單……
插入網絡圖片

取消確定

圖片上傳中
編輯器信息
提示信息